8月9日,工業富聯發布2022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工業富聯營收首次突破兩千億達2252.6億元,同比增長14.91%,歸母凈利潤68.7億元,同比增長2.16%,扣非歸母凈利潤63.7億元,同比增長5%。
其云計算、通信及移動網絡設備、工業互聯網三大主營業務營收均實現雙位數增長,分別為21%、10.5%、17.26%。
云計算營收同比大增21%
全球數字化轉型浪潮下,云計算已經成為工業富聯表現最為強勁的業績增長點之一,該板塊上半年共實現營業收入996.8億元,同比大增21%。
報告顯示,期內工業富聯云計算及企業服務器、存儲器出貨繼續維持全球領先地位。公司與全球頂尖客戶持續深化合作,推出新一代云計算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包括模塊化服務器、高效運算(HPC)與數據中心先進冷卻解決方案。同時,工業富聯還推出模塊化服務器,包括支持X86與ARM架構的運算模塊、管理模塊與接口模塊。
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的應用,促進了HPC市場成長,帶動工業富聯HPC相關需求快速增加。HPC投入成本高,多應用于國家級超算中心與大型云服務商,為其提供高效運算的公有云服務。工業富聯積極開拓HPC相關業務,取得了國內外大型云服務商客戶認可,有望分享到HPC行業快速成長紅利。
據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表示,未來一兩年內,電子移動終端整體行情仍有下滑的趨勢,但在近期國資云及東數西算等政策加持下,工業富聯云計算業務增速或仍將保持相對領先優勢。
同時,工業富聯加大研發資金及制造資源投入,與數家車廠深化合作,并與市場領先的解決方案供應商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旨在打造符合車用級安全規范的定制化產品。
在新制造方面,工業富聯透過數字管理系統(Digital Management System)將運營數據經由IT技術平臺數字化,有序地將數據進行加工,延伸到公司整個生產流程,通過不斷優化模型,達成提質、增效、降本、減存的目標。
此外,招股書信息顯示,工業富聯各業務產能利用率均超85%,綜合毛利率在8%左右,遠超絕大多數競爭對手?!霸邶堫^效應和規模效應的疊加下,使得工業富聯更具有效率優勢,在運營商大宗采購中占據優勢地位。如今,電子制造行業的競爭不再簡單地表現為單一公司之間的角逐,而是各個供應鏈之間的比拼,工業富聯供應鏈的管理能力也將同樣成為其核心競爭力,幫助公司穩定市場地位?!闭憬髮W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表示。
通信及移動網絡設備業務營收達1245億 再創新高
通信及移動網絡設備業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1245.4億元,同比增長10.5%。
報告期內,工業富聯WiFi6/6E及5G相關產品營業收入實現雙位數增長。在5G技術支持下,公司工業遠程監控產品可適用于遠程故障排除場景,提高協作效率,達到效益提高、學習時間縮短、良率提升的效果,實現工業場景安全作業。隨著5G基礎設施建設的推進,網絡質量進一步提升,車聯網相關應用場景也更加靈活多樣,工業富聯在智能座艙方面積極開拓多媒體、影像、5G車聯網模塊等相關產品,為收入增長引擎注入新活力。
此外,工業富聯還持續布局智能手機及穿戴裝置高精密機構件產線,主要客戶為全球領導廠商。材料、裝備、工具及工藝是其在智能手機及穿戴裝置高精密機構件上的核心競爭力。工業富聯通過超前工藝布局,保障新品出貨率;通過品質管控,確保效率和良率領先,在新機種試產階段把握主動權。
工業互聯網連續四年入選國家雙跨平臺
隨著數字融合不斷走深向實,工業富聯工業互聯網業務持續保持高速增長,上半年共實現營業收入4.35億元,同比增長17.26%,連續第四年入選工信部“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持續引領中國工業互聯網加速向國際一流水準邁進。此外其還榮獲廣東企業500強前十,廣東省電子信息制造業綜合實力第二等榮譽。
工業富聯表示,基于平臺的連接能力,公司已構建一站式的數字化轉型服務能力,可自上而下為制造企業提供從咨詢規劃到落地實施,從多場景多領域的硬軟整合應用到自動化設計與集成等全場景、全生命周期服務,構建業內獨一無二的優勢。迄今為止,工業富聯已建成5座世界級的“燈塔工廠”、9座“綠色工廠”、超10座“智慧工廠”,成功服務
新能源車頭部企業及
汽車零配件行業龍頭、上游鋁制材料行業等50余家領軍企業,以及汽車金屬配件、醫療器械等行業的隱形冠軍和專精特新企業,整體釋放超強增長潛能。
此外,圍繞著產業鏈上下游和生態圈開展更加多元的緊密合作,工業富聯從產業鏈中挖掘戰略投資合作機遇。工業富聯表示,報告期內,公司打造“第二增長極”的長遠發展戰略進一步提速,對外投資力度持續加大。例如半導體、新能源汽車、自動化及
機器人是其目前重點布局的領域。
在半導體方面,工業富聯在未來三年將憑借智能制造經驗和數據的積累,以及自動化設備和高端精密裝備技術,建立半導體工業互聯網生態,并繼續通過投資向核心技術延伸,滿足公司對芯片的大量需求,提升公司在半導體各環節的影響力,提升ODM設計能力,豐富產品類型,實現價值鏈延伸,重點布局先進封裝、測試、裝備及材料、EDA軟件、芯片設計等領域。
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業富聯專注零部件研發和生產,從新能源車輕量化、省電化及智能化三個方面推進布局。自動化及機器人領域,工業富聯通過整合產品、拓寬技術廠域應用、挖掘新創技術及策略投資等方式,開展對外賦能服務,服務領域涵蓋半導體測試自動化、汽車產業制造應用、新能源儲能設備、醫療健康設備、智慧家電設備、金屬材料制造等眾多領域。
在投資方面,2022年上半年,工業富聯圍繞著精密制造、云網通信設備、工業互聯網等主營業務以及新能源車、半導體等創新業務領域,積極通過投資、戰略合作等更加高效的方式聯合市場龍頭企業開展合作,在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等傳統優勢領域以及創新業務領域積極布局。公司秉承一貫的產業投資策略,圍繞著產業鏈上下游和生態圈開展更加多元的緊密合作,從產業鏈中挖掘的戰略投資合作公司包含2022年7月份在科創板上市的工業視覺龍頭企業凌云光以及全球協作機器人獨角獸思靈機器人。
踐行綠色發展明確雙碳目標
作為全球數字經濟和智能制造的領軍企業,工業富聯在快速健康發展的同時,愈發重視企業ESG建設,ESG能力實現大幅度提升,不僅正式加入了中國ESG領導者組織,成為行業ESG領軍企業,還收獲“2021年度杰出責任企業”大獎。
此外,最值得關注的是,今年5月,工業富聯首次對外發布了《工業富聯碳中和白皮書》,首度明確提出工業富聯碳中和的行動目標將分三步走:到2030年,運營碳排放量較2020年基準年下降80%(范圍一、范圍二),可再生能源使用達80%;到2035年,實現運營碳中和(范圍一、范圍二);到2050年,實現價值鏈凈零排放(涵蓋范圍一、范圍二和范圍三)。期內,工業富聯也連續四年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并披露公司清潔技術相關專利已累積超過800項。